协同适用场景MT+UT 组合
实际工业检测中,单一方法无法覆盖所有缺陷,常采用 “MT+UT” 组合,确保 “表面 + 内部” 无遗漏:
碳钢焊缝检测:MT 检测表面及近表面裂纹、未熔合;UT 检测内部未焊透、内部夹渣,如起重机主梁焊缝、压力容器纵环缝。
轴类零件检测:MT 检测轴颈表面疲劳裂纹;UT 检测轴身内部裂纹、锻造缺陷,如电机轴、汽轮机转子轴。
锻件检测:MT 检测锻件表面裂纹;UT 检测锻件内部分层、内部裂纹,如起重机吊钩锻件、风电主轴锻件。
若需检测铁磁性材料的表面 / 近表面缺陷(如碳钢焊缝表面裂纹、轴类零件表面裂纹),优先用磁粉检测(MT);
若需检测工件内部深层缺陷或非铁磁性材料缺陷(如不锈钢焊缝内部未焊透、铝合金锻件内部分层),优先用超声波检测(UT);
对关键承载件(如压力容器、起重机主梁),需 “MT+UT” 组合,实现 “表面 + 内部” 全维度缺陷排查。
苏州钢主体焊缝检测

超声波检测(UT)的核心适用场景
超声波检测不受材料磁性限制,且能检出内部深层缺陷,适用场景覆盖 “铁磁性 / 非铁磁性材料”“表面 / 内部缺陷”,是跨行业通用的检测方法。
1. 按材料类型:全材质覆盖,尤其适合非铁磁性材料
铁磁性材料工件:与 MT 互补,用于检测内部深层缺陷,如碳钢厚壁管道(内部未焊透)、低合金钢大型锻件(内部分层)、铸铁件(内部缩孔)。
非铁磁性材料工件:这是 UT 区别于 MT 的核心优势场景,包括奥氏体不锈钢工件(如化工设备简体内部裂纹、不锈钢管道焊缝未焊透)、铝合金工件(如航空航天零件内部分层、汽车轮毂铸造缺陷)、钛合金工件(如医疗植入件内部气孔)、非金属材料(如塑料管道裂纹、陶瓷绝缘子内部缺陷)。
2. 按缺陷位置:内部深层缺陷为主,兼顾表面(需特殊探头)
内部深层缺陷检测:这是 UT 的核心应用,如焊缝内部 “未焊透”(对接焊缝根部深埋未焊透,深度>2mm)、“内部夹渣”(厚壁焊缝内部非金属夹渣)、“内部裂纹”(大型锻件心部裂纹、压力容器简体内部疲劳裂纹);钢材 / 锻件的 “内部分层”(轧制或锻造过程中形成的层状缺陷)。
表面 / 近表面缺陷检测(需专用探头):搭配 “表面波探头” 可检测表面裂纹(如不锈钢板表面裂纹),搭配 “小径管探头” 可检测薄壁管道表面缺陷,但灵敏度仍低于 MT,通常作为 MT 的补充。
钢主体焊缝检测公司

焊缝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性、焊缝形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等情况,按下述原则分别选用不同的质量等级:
1. 在需要进行疲劳计算的构件中,凡对接焊缝均应焊透,其质量等级为:
1) 作用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横向对接焊缝或T形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受拉时应为一级,受压时应为二级;
2)作用力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的纵向对接焊缝应为二级。
2 .不需要计算疲劳的构件中,凡要求与母材等强的对接焊缝应予焊透,其质量等级当受拉时应不低于二级,受压时宜为二级。
3 .重级工作制和起重量Q≥50t吊车梁的腹板与L冀缘之间以及吊车析架上弦杆与节点板之间的T形接头焊缝均要求焊透.焊缝形式一般为对接与角接的组合焊缝,其质量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4 .不要求焊透的’I'形接头采用的角焊缝或部分焊透的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以及搭接连接采用的角焊缝,其质量等级为:
1)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且需要验算疲劳的结构和吊车起重量等于或大于50t的中级工作制吊车梁,焊缝的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二级 ;
2) 对其他结构,焊缝的外观质量标准可为二级。